羊肉肉質鬆脆,口味非常獨特。由於西藏各地氣候都比較高寒,乾肉可以保存很長時間而不變質,因此吃風乾牛羊肉在西藏非常盛行。
受地域和傳統文化的影響,西藏人都喜歡吃肉,但是只吃偶蹄類的牲畜,如犛牛和綿羊,不吃奇類的牲畜,如馬驢和騾等。他們更不喜歡吃山羊肉,認為山羊的肉容易傷腎。西藏還有一句諺語“山羊肉上不了席”,說的就是這個意思。
藏族人宰牲畜大多在初冬進行,因為此時牛羊正肥,非常有利於在高原的寒冬中進行冰凍。宰牛的方法主要是悶死,為的是讓血留在體內;宰羊時要先纏住四腳,然後用短刀子直刺至心臟。
在西藏,乾肉主要有兩種形式:一種是整個保存起來,在藏語中叫“歇考”,意思是整個肉腔;還有一種是切成一尺長、一寸寬左右的肉條,掛在牆壁上風乾。西藏最著名的干肉產在羊卓雍錯湖邊,被稱為“羊卓幹素”。
風乾肉也是藏族地區牧民的一種主食,在羊卓雍錯地區,幾乎家家戶戶都有專門的曬肉房。房子的四壁都是牆,只有一個小天窗通風,一般在藏歷十月的冬宰期間用得最多。
現在,西藏的風乾肉主要以羊肉為主,整隻或切割成細條的都有。在羊卓雍錯豐富野生植被及略微含鹽湖水的供養下,這裡的羊肉肉質獨特,製作風乾肉不需過多任務序就帶有一股淡淡的鹽漬味,吃起來口感非常好,是款待賓客的上佳食品。在古代,風乾肉還經常作為供品供奉給藏族政府享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