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元1644年,大明王朝被清朝取代。隨後,清政府在明朝的基礎上,進一步加強了對西藏的治理。順治帝在位時,曾多次邀請五世達賴進京,1652年,五世達賴進京朝見。第二年,順治帝敕封他為五世達賴,並頒賜金冊和金印,這是清王朝正式冊封達賴喇嘛封號的開始。 1713年,康熙冊封五世班禪羅桑益西為“班禪額爾德尼”,由此確定了班禪的名號。從此,西藏出現了達賴喇嘛統治以拉薩為中心的部分地區,班禪額爾德尼統治以日喀則為中心的部分地區的局面。
1727年,清朝設立派駐西藏的大臣,由其代表中央監督西藏地方行政的管理,並派人正式勘定了西藏與四川、雲南、青海的邊界。 1721年,清政府廢除了由蒙古汗王任命總攬地方大權的西藏第巴職位的製度,建立了噶倫制度,這標誌著清廷進一步加強了對以達賴喇嘛為代表的格魯教派政教合一體制的扶植和對藏的直接管理。
1750年,清王朝調整了西藏的行政管理體制,廢除了郡王制,建立了西藏地方政府,並制定了由駐藏大臣和達賴喇嘛共同掌握西藏事務的管理制度。 1793年,清政府頒佈了著名的《欽定藏內善後章程》,整個章程共29條。對駐藏大臣的職務、達賴與班禪及其他大活佛轉世、邊界軍事防務、對外交涉、財政稅收、貨幣鑄造與管理、寺院的供奉和管理等製度都作出了具體的規定。在此後100年裡,這29條章程確定的基本原則一直被西藏地方行政體制和法規所沿襲。
乾隆年間,廓爾喀國(即現在的尼泊爾)侵藏。廓爾喀人是蒙古人的後裔,他們經中亞來到尼泊爾建立了廓爾喀國。當時的尼泊爾分裂為四十多個小國,廓爾喀國很快就征服了其他小國,統一了尼泊爾。他們定都加德滿都後,開始向外擴張。 1788年,廓爾喀軍隊侵佔錫金,錫金國王逃到西藏避難,達賴喇嘛將亞東一地賜給他使用。此後,廓爾喀的軍隊凱開始入侵西藏,曾一度洗劫了班禪的駐地紮什倫布寺,迫使達賴與班禪向清政府求援。乾隆皇帝先後兩次派兵援藏,最後由福康安和海蘭察統帥的大軍,於1791年把廓爾喀人逐出西藏,並追擊到加德滿都城郊,迫使廓爾喀軍隊投降。第二年,清政府在邊境設立哨所,並在重要的通道設立了關卡,派兵駐守,限制外國人隨意越界,同時對尼泊爾宣佈——如果有人私自越界,一經捉住,就地正法。
清朝自乾隆以後,官吏腐敗貪污成風,軍備廢弛,國力逐步下降。清政府對西藏的管理也在此時開始鬆懈,達賴喇嘛親政後,駐藏大臣的實權被削弱。
鴉片戰爭後,英殖民主義者對西藏地區虎視眈眈,妄圖從西南打開通往我國內地的大門。為此,英國一方面策劃武裝侵略,一方面在西藏大農奴主階層培植自己的勢力,挑唆達賴身邊的近臣,離間西藏地方政府與清政府的關係,利用他們來製造民族糾紛。 1888年,英國發動了侵藏戰爭,在取勝後迫使清政府簽訂了《中英會議藏印續約》和《拉薩條約》。 《拉薩條約》中規定:不經英國政府同意,不得把西藏土地租給其他國家,西藏的一切事宜不能受到任何國家的干涉,不許其他國家派人進藏等,《拉薩條約》的簽訂使朝野震驚,各地有識之士強烈要求保衛國土。清政府在民間的強烈抨擊和各方面的壓力下派唐紹儀和張蔭棠赴印度修訂《拉薩條約》,奪回西藏主權。
沙俄帝國侵佔了我國東北和西北後,不甘心讓英國獨佔西藏地區,於是派人進藏探險,並以探險、遊歷、傳教的名義,不斷派間諜滲入西藏,利用各種手段挑撥西藏和清朝政府的關係。
對於列強不同手段的侵略,達賴採取了抗英親俄的策略。在英國發動第二次侵藏戰爭時,他領導西藏人民進行了英勇反抗,還頒佈徵兵令,動員百姓奔赴疆場,殺敵保國。此時,清政府正疲於應付八國聯軍的入侵,根本無暇顧及西藏。 1904年4月,英軍進軍到江孜,擔心孤軍深入會遭到清軍的反擊,便派使臣來探詢清政府的態度,對此清政府竟然沒有做出任何反應。英軍探明了虛實後,便長驅直入,一舉到達拉薩。達賴只帶著少數隨從倉猝逃出,前往烏蘭巴托尋求沙俄的援助。
1906年4月,清政府利用達賴出走的有利時機,命張蔭棠以五品京堂候前往西藏實施新政,以此鞏固對西藏的統治。新政主要內容包括在西藏推行練兵、開礦、修路、興學、經商等。但是新政剛實施不久,就遭到了達賴喇嘛的強烈反對,特別是其中以漢官代替藏官的政策,令當時西藏的地方官員十分不滿。
達賴出走後,本想依賴沙俄的力量回到西藏執政,並消除英國侵略者在西藏的影響,但俄國卻沒有提供幫助。達賴看到希望落空,只能寄希望於清政府來解決西藏問題,所以曾多次向清帝呈遞奏摺,並派哲巴登活佛等人入京,直接向皇上面報西藏情況。 1908年9月,清政府鑒於達賴多次提出朝見的請求,同意他到京朝見。達賴在北京期間,英、俄、日、德、美等國紛紛利用這個機會拉攏他,英國還表示對其重返西藏不加阻撓,這使他很快就走上了親英抗清的道路。
1909年,駐藏大臣聯豫見西藏形勢岌岌可危,奏請清政府派兵入藏,四川總督趙爾撰也向政府建議派兵入藏。此時,清政府還接到英、德等國的公使照會,稱達賴派密使在俄國活動,並且購買槍支,聘請俄國人進行訓練。清政府這時才感覺事態嚴重,於是做出派川人人藏的決定。
1909年6月,鐘穎統帥川軍開赴西藏,引起西藏親英勢力和達賴的惶恐。這時,英國一方面向清政府提出抗議,反對川軍入藏,表示如果這一地區的胡亂得不到解決,他們將不得不加強在西藏亞東和江孜的兵力,英國的報紙也極力鼓動武力干涉中國西藏;另一方面,利用西藏的親英勢力向達賴施加影響,挑唆西藏與清政府的關係。
1909年11月,達賴剛回到拉薩就與駐藏大臣發生了摩擦,西藏地區的形勢使其感到異常恐慌。 1910年2月,川軍到達拉薩,當時正逢市內舉行傳召大會,人群眾多、十分擁擠。川軍騎兵入城引起了衝突,一時間謠言紛紛、局勢越發緊張。在這種情況下,十三世達賴臨時決定離開拉薩。聯豫得知後,立即派騎兵緊追不捨,達賴被迫逃亡印度。他到達印度後,清政府下令革除十三世達賴的名號,致使達賴在印度滯留下來。
川軍入藏和達賴的出逃,造成了整個西藏地區局勢的緊張和混亂,加上這時清朝已經開始走向滅亡,因此西藏上層的親帝勢力與愛國力量間的鬥爭日益激烈,西藏地方與清朝中央的關係也日益緊張……